在清晨的趵突泉公园,晨雾还未散尽,三股泉水便已在石池中欢快地喷涌,宛如大地跳动的脉搏。我们一行人带着垃圾袋和夹子,在这里开启了一场特殊的社会实践——捡垃圾环保行动。
刚入园时,满眼皆是老舍笔下“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,三个泉口偏西,北边便是条小溪,流向西门去”的景致,可仔细观察才发现,美景中藏着不少“瑕疵”:青石路旁的草丛里卡着塑料瓶,观澜亭的石缝中塞着食品包装袋,甚至连泉水边的石阶上,都散落着被丢弃的纸巾。这些零碎的垃圾,像给这幅水墨画点上了不协调的墨点。
分组行动后,我们沿着“趵突腾空”的石刻一路捡拾。看似干净的石板路,缝隙里总藏着烟头;垂柳依依的水边,不时能发现被风吹落的塑料袋。有位同学蹲在泉边,用手小心地捞起一个矿泉水瓶,他说:“课本里说趵突泉是‘天下第一泉’,可不能让这些垃圾坏了它的名声。”阳光穿过树叶洒在水面上,三股泉水依旧咕嘟咕嘟地往上冒,仿佛在为我们的行动加油。我们迅速分成几个小组,各自负责不同的区域,开始了这场与垃圾的“战斗”。在泉池边,一位同学小心翼翼地用垃圾夹夹起漂浮在水面上的落叶和杂物,生怕惊扰了这一池清泉;在亭台楼阁间,另一位同学仔细地清理着角落里堆积的灰尘和垃圾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而在公园的广场上,大家齐心协力,将地面上的果皮、包装袋等垃圾一一收入垃圾袋中。
在捡垃圾的过程中,我们也遇到了不少有趣的小插曲。有一次,一位同学在寻找垃圾时,不小心被脚下的石头绊了一下,差点摔倒,但他很快就稳住了身形,笑着说:“这是趵突泉在考验我的决心呢!”还有一次,我们在清理一处灌木丛时,发现了一只被困在垃圾中的小昆虫,大家小心翼翼地将它解救出来,看着它重新飞向天空,心中充满了喜悦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手中的垃圾袋渐渐鼓了起来,而公园的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美观。游客们看到我们的行动,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,有的还主动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,和我们一起清理垃圾。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对我们说:“你们的行动太有意义了,这不仅是在保护环境,更是在给孩子们树立榜样。”听到这样的话语,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自豪,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做好环保工作的决心。
当夕阳的余晖洒在趵突泉的水面上,波光粼粼,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接近了尾声。看着手中满满当当的垃圾袋,再看看焕然一新的趵突泉公园,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。这次在趵突泉捡垃圾的社会实践,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。趵突泉的美,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守护。我们不仅要在实践活动中积极行动,更要将环保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,让“天下第一泉”永远保持它的清澈与美丽。



